前段时间,我国知识产权记者专访了国际知识产权律师联合会前会长巴斯蒂亚·科斯特,就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
科斯特认为,知识产权是他和我国之间的纽带,代表着友谊。2009年,他首 次跟随国际知识产权律师联合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访问了我国国 家知识产权局。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每年都会访问我国的国 家知识产权局。从2012年到2015年,他成为国际知识产权律师的联合会会长。他表示: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不断完善,他也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知识产权问题做得如此出色,在与全国专利代理协会的交流中,深深地感到中国的知识产权机构在服务质量和深度上都有了迅速的提高。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在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之间保持平衡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他表示:鉴于中国经济的繁荣,本身需要大量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和商标。此外,如何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是中国面临的一项挑战。中国企业还需要了解自己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以及知识产权布局的最终目标。
在当下的时代里,一些人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最 新发展还缺乏了解。当他介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世界上最多的专利商标申请量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每年要审查大量的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申请并不容易。 然而,中国已经拥有足够数量的代理机构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强有力的司法体系来保障执法。可以说,中国为确保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落实做出了努力。 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是少数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国 家之一。 在他看来,国际上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负面评价通常是基于错误认知,而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
科斯特又发表态度:鉴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成功实践和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显著成就,我相信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将在未来继续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持有者可以相信他们的知识产权将在中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实施。
由于科斯特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上有着丰富经验,科斯特教授了许多专利代理人管理知识产权布局策略的专业知识。他在国际知识产权律师协会的长期任职也使科斯特对当今的全球知识产权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