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实践中,多多少少的发明创造都是通过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进行保护,从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往往会影响专利权人保护自己的权利和抵御竞争对手的能力。有一定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巧,可以极大的提高您的实力。
1、应考虑适当的保护范围。所谓"适当的"保护范围,是指在符合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规则的条件下,尽可能扩大保护范围。专利申请文件的编写过程是二次创造的过程,需要发明人、专利代理人的参与。讨论了解决发明创造所涉及的技术问题的各种实现方法,并在总结和抽象实现的技术特征后,确定了实现的要求。上述摘要还要求尽可能多的实施例,使权利要求可以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在判断侵权行为时,功能性特征被解释为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具体实施模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模式,而等同规则的适用容易产生异议,因此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阶段挖掘尽可能多的实施方法有助于获得更恰当的保护范围。
2、在编写专利申请文件时,还应从侵权的有利判断的角度加以考虑。在实践中,发明的名称、使用环境特征、通过制备方法对产品技术特性的定义、方法权利要求的步骤顺序等,都可能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在使用时需要慎重考虑。如果在权利要求中有一些术语可能含糊不清,而没有在说明书中加以解释,则可能会对后续的权利要求的解释造成障碍。
3、应考虑专利产品或方法的商业前景。在专利申请撰写阶段,专利代理人有可能在与发明人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技术解决方案可应用于更有希望的领域。例如,一种技术方案可以在PC端使用,但在了解现有技术后,发现其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移动终端的应用需要相应地调整技术方案,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技术方案,需要及时调整应用策略。
4、应考虑专利是否容易被竞争对手规避。专利代理人可与申请人合作,扩大可能的改进技术解决方案,这可作为专利审查阶段的"退路",并可能阻止竞争对手为改进方案提交专利申请。劣化技术方案不构成等同侵权行为,因此,在编写专利申请文件时,还应一并考虑劣化技术方案。
5、要考虑布局策略。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还应注意从属权利要求的作用,即在独立权利要求之外,还可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安排其它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特征,防止竞争对手规避设计。
6、有利于证据收集和权利保护,这是撰写时需要考虑到的。如果申请人从事产品生产业务,从侵权赔偿的角度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以抵御产品生产商为主可能对权利人更加有利,还是归咎于侵权产品的进口商、销售商和使用者通常更容易证明侵权产品的合法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