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其侵犯专利权时效为三年,怎么计算呢?那就是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专利权人自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之日起至专利权授予之日止,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创造之日起计算,但专利权人在专利权授予日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日起计算。
2、诉讼时效的计算: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开始计算
两年诉讼时效是否有效,开始日期计算成为关键,专利法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开始计算。“知道”是指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权利受到侵害;但“应当知道”是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客观知道侵权行为的条件和可能性,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因主观上的粗心大意而受到侵犯,也不知道自己也应该客观地知道诉讼时效以案件发生之日计算。例如,两年前,侵权人宣传或参与了侵权产品的展示和销售,由于权利人的主观过错,他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两年后,诉讼时效仍按两年前计算。
3、两年时效后提起诉讼的,法律如何规定
上面我们说到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权利人提起诉讼超过两年的,在起诉之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判决被告人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额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
如果权利人在两年时效后提起诉讼,如果专利权在有效期内,人民法院仍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请求可以在提起诉讼之日起向前推三年计算,即:超过三年的部分不予支持,超过三年期限的部分仍应当判决,以保障专利权人的权益以及对侵权人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