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国内银行业机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6年。从2019年来看,中国银行以774项发明专利申请位居榜首,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在2019年以50项专利申请量排名第八。但从实际应用的数量来看,其实力不可小觑。
2002年,外资银行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了19项专利,为银行业在专利领域的布局开辟了新的阶段。此后,国内银行紧随其后,试图避免外资银行在华专利布局引发的“愁城”。一时间,国内银行机构对专利越来越重视。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专利的布局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国内银行机构在近20年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最近六年呈现爆炸式增长,这既得益于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高速发展,也从一个方面表现出国内银行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忧患意识。尤其是国有银行一直是银行机构专利申请的领头羊,以2019年国内银行机构专利申请量为例,从2019年来看,中国银行以774件发明专利申请高居榜首,发展强劲。同为国有四大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在2019年以50件专利申请量仅占第八位,但是从其申请总量来看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国内银行领域中,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速度强劲,截止2020年6月,其以1870件专利申请量居于榜首。由于发达国 家一些具备较强金融创新能力的银行企业早在本世纪前后就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着手商业方法专利的战略布局。中国银行的专利布局起步较晚,由于对外资银行的知识产权布局战略的警惕,倒逼国内银行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
由于国外银行对专利历来比较重视,尤其是在传统银行领域的专利布局较为完善,国内银行技术赶超的困难较大,但是在新技术领域,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如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在诸如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5G领域更是领跑全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带动国内银行机构在这些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银行借助强有力的科技平台背景,在新技术领域也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如微众银行——由腾讯公司及百业源、立业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2014年12月经监管机构批准开业,是国内首 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其借助腾讯的科技平台,其市场敏感度较强,科技创新能力也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截止2020年,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1098件,对比同为四大国有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的708件还多出390件。
另外,中国第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同样重视新技术的创新,其紧随中国银行之后,成为区块链技术专利布局的前三强。
除了区块链以外,对银行业来说十分重要的加密认证/U盾、交互方法等均是国内银行重视的重点领域。
总体来看,国内银行在知识产权领域,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与外资银行还有很大差距。他们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直到华旗银行率先抢申专利开始,国内银行机构才匆匆应对挑战。直到最近几年,专利申请的数量才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随着数量的增长,专利质量仍然是国内银行业的痛点。
国内银行业要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结合互联网的有利趋势把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