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专利无效请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基本流程跟中国类似。权利人在答辩环节可以修改权利要求(订正),修改自由度比中国高。请求人在辩驳环节可以修改请求理由(补正),修改自由度比中国略高。下最终结论(无效结论)之前,有一个预告环节,以此防止权利人在上诉环节进行订正而带来的权利不确定状态拉长的现象。
不能线上口审、不接受电子文件收文。口审的出席人数不设上限。日本的发明专利无效案件很少(一年270件)。无效程序之后的上诉案件流到知识产权高等法院、再之后是最 高法院。
2、日本专利无效请求的费用
服务费主要发生在如下3个部分。
(1)检索
(2)无效请求书的撰写
(3)口审
检索环节客户做,就省掉这个钱。证据资料确实非常好,就有可能没有口审环节,那也可以省掉口审部分的钱。仅限于无效请求书的撰写部分的行情。
对权1提无效的服务费是40万日元左右。无效成功后,奖金40万日元左右。也就是说,第2部分(无效请求书的撰写部分)的代理人服务费行情是80万日元左右。第 一部分的检索和第三部分的口审费用就很难出行情价。因为这部分的工作量很难评估的。
举一个例子吧。过去我们接过一个案子,那个客户想无效掉日本的一件已过期的专利,为了找无效资料花了两年多时间,真是大海捞针。当时他们找我们想再做一次韩国专利的检索,当然我们做了之后也是效果不理想。想想这个案子客户在检索上花了多少钱。
3、日本的知识产权诉讼市场有多大?
地方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相关民事诉讼案件(一审;侵权纠纷)一年490件,这里说的知识产权,其定义跟国内一样,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等。平均审理周期12.3个月。
知识产权高院受理的知识产权相关民事诉讼案件(二审)一年92件。平均审理周期7.7个月。
东京地方法院和大阪地方法院受理(一审)的发明专利权侵权诉讼案件(2014-2018年的5年总计)。5年加起来不到500件。平均下来一年80件左右。其中,1/3和解。
在日本,知识产权纷争确实很少,案件量少就练手的机会也少。导致了三点原因:专业人士不好找、专业人士的服务费又高、专业人士也不一定很有经验。这么一来,又导致案件量进一步下降,延续着案件量少、培养不出专业人士的恶性循环。